2008年是中国紧固件业相当困难的一年,最主要的原因是制造成本上升过快,其中又以原材料的成本上升最为显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无法抗拒的同时,下游的售价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因为激烈的竞争有所下降,两头挤压使紧固件行业备受煎熬。
如今,紧固件的销售状况越来越难以预测,今后3个月仍有新的不利因素影响紧固件市场:一是大批的普通标准件充斥着市场,二是今年第三季度出现了罕见的紧固件销量下降,紧固件用冷镦钢材料也大幅下滑,8月至今,近两个月内跌落已接近1500元/吨,可见其下跌幅度不小。
今年开始,紧固件市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出现减弱的趋势。对第四季度的紧固件市场反弹不能期望过高,只能用“恢复”两个字来描述,支撑市场价格景气的动力不足。
相比之下,一些厂家在年初都制定了一个相当高的销售目标,至今也还没有哪个厂家公开表示要削减目标,而市场的有效需求却明显减少。在这种局面下,企业要想尽可能地完成销售计划,不得不轮番降价,但是从长远看,打价格战对整个紧固件行业都是一种伤害。
国内不少紧固件企业因为生产低档次普通标准件而出口困难。面对困难,企业纷纷出招,其中包括转攻国内市场,从生产普通螺母转向高精度10级螺母,从生产8.8级螺栓转向高强度≥10.9级和10.9S级螺栓。出口转内销是克服困难的招数之一,但只有清醒地了解自己,了解外部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盲目跟风,知己知彼,这样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紧固件企业正在过严冬。经济周期有长有短,当前,紧固件企业度过严冬,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而且,对于紧固件企业来说,后两年会更加难熬。面对种种压力,一是应该从扩大出口找出路;二是应该调整产销计划“减产保市”,降低终端市场的销售压力;三是通过技术降成本增加效益。
业内人士认为技术降成本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改进或调整材料,调整工艺及改变设计是常用的手段。一些汽车紧固件的生产材料比较特殊,只能进口,导致价格高昂,而如果改用相近的材料,并保证最终的产品性能不变,则从原材料一项就能大幅度降低成本。(2)调整工艺是指有些紧固件的生产工艺过于复杂,冷镦→冷冲→抛光,实际上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超豪华”了,即所谓的过度工艺过程。适当降低工艺标准,可在最终产品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用冷镦即可大幅降低成本。(3)技术降成本的另一大办法是改变紧固件的设计,一般厂家是不允许改变紧固件形状结构的,但对没有功能的部位进行设计修改,实际上是消除设计的浪费。不过,能采用这种方法降成本的恐怕只有技术实力强的企业的一级紧固件供应商了。